徐老师课题组24春第三次组会 Posted by on 2024年05月20日 时间:2024年5月23日(周四) 上午8:30 - 11:30 地点:清洁能源大楼N102 参加本次组会的老师有:徐明厚老师、于敦喜老师、乔瑜老师、刘小伟老师、龚勋老师、刘文强老师、周子健老师等。 本次组会共4位汇报人,分别是:22级博士谭煜幺、22级硕士林璐秋、22级硕士江小雨、23级硕士胡祯。 欢迎各位老师、同学前来参加! 汇报顺序及内容如下: l 22级博士谭煜幺 汇报题目:基于废锂电池中提取Li2CO3合成高性能Li4SiO4吸附剂捕集CO2 主要内容:本次研究是关于从废旧锂电池中提取Li2CO3用于合成高性能Li4SiO4吸附剂捕集CO2。其中关键之处是废旧锂电池的预处理过程,其主要包括废旧锂电池的放电、废旧锂电池的正极与铝箔分离、提纯获得Li2CO3。本研究以硫酸钠为放电介质、以低温高效环保AlCl3-NaCl熔融法分离Al箔以获得废旧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,采用碳热还原方法以获得Li2CO3,在碳热还原过程中涉及到不同碳的还原剂获得Li2CO3的回收率有所不同,在此基础上与硅源合成Li4SiO4吸附剂捕集CO2性能也有所差别。 l 22级硕士林璐秋 汇报题目:微藻一步水热法共同制备掺氮碳量子点及生物油 主要内容:生物基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碳材料,因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以小球藻为碳源,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共同制备生物油及高附加值碳量子点(CV-CDs),首先探究了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,在240℃、0.5h水热条件下,油产率为22.07%,同时获得最高为27.84%的量子产率。CDs尺寸均匀,平均直径仅为1.26 nm,具有明显的激发依赖性发射,荧光性质稳定。微藻的富氮特性使得CV-CDs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氮官能团,这进一步增强了碳点的荧光性能。离子猝灭结果显示,其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(Fe3+及Cr6+)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 l 22级硕士江小雨 汇报题目:掺混氨燃料对煤燃烧PM10生成的影响 主要内容:在沉降炉中开展了氨煤混燃的颗粒物生成实验,选取了西黑山煤和天池煤两种煤,实验温度选取为1300℃,给粉速率都保持在0.1g/min不变,氨掺混比例为0-50%(按热值),使用O2/N2=21/79模拟空气燃烧气氛,给气总流量控制在10 L/min。结果显示,掺混氨燃料后,两种煤燃烧生成的PM1增多,PM1-10减少,PM10总体减少。 23硕士胡祯 汇报题目:污泥水热碳化过程中硫迁移转化:pH影响机制 主要内容:阴燃是一种新型的高含水有机固废热处置方法,其热解阶段决定了含硫异味气体的排放。对于污泥阴燃过程中的热解阶段,硫的转化和控制行为仍不清楚。本研究在与阴燃热解过程相关的条件下,在氧气(0‒15%)和添加5% CaO的情况下,研究有机硫在污泥阴燃(400–600 °C)的热解过程中的转化行为。结果表明,氧气的存在可以抑制硫气体的总排放,低温时有助于硫在焦中的保存。在氧化热解过程中添加CaO后,发现对炭产品中硫的固定有协同促进作用,可以增强硫的固定并减少含硫异味气体的排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