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“燃用新疆高碱煤60-100万千瓦等级超(超)临界塔式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”通过验收 Posted by jkhan on 2018年07月17日 本站讯(通讯员:曾宪鹏,王津汉)2018年7月3日,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牵头、我课题组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“燃用新疆高碱煤60-100万千瓦等级超(超)临界塔式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”通过验收。课题组龚勋老师、温昶老师出席了本次验收会议。 验收专家听取了课题组关于准东高碱煤煤质特性研究以及660MW全烧准东高碱煤锅炉运行示范情况等的报告,审阅了技术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,一致认为,该锅炉具备长时间、高负荷、100%燃用准东高碱煤的安全运行能力。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:锅炉热效率达到94.48%,SCR入口NOx浓度103mg/m3,在38%BMCR负荷下锅炉能够正常稳定运行,达到了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,验收专家一致同意课题通过验收。 新疆准东煤田自被开采利用以来,就以储量丰富、煤中钠/钾/钙/铁等碱性金属含量高、煤种沾污结渣程度十分严重而著称,严重制约了准东高碱煤作为动力用煤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。为此,2015年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“燃用新疆高碱煤60-100万千瓦等级超(超)临界塔式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”课题,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,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牵头,联合清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有限责任公司、上海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研发团队。 三年来,项目组前往新疆开展调研、试验、技术服务、锅炉燃烧调整等工作达数十次,并利用上锅3MW试验平台先后开展了十多个典型新疆高碱煤的燃烧试验,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适合准东高碱煤的锅炉技术,提出了适合准东高碱煤的炉膛选型准则与关键热力参数、煤种沾污结渣评判方法、防沾污结渣低NOx燃烧技术、沾污结渣CFD子模型、智能吹灰系统等一系列针对准东高碱煤的防沾污结渣技术措施,确保了本课题600MW等级电站锅炉工业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,示范项目1、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1月5日和2018年1月27日一次性完成168小时试运行,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。 此项目验收通过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新疆准东煤炭资源、推动“疆电东输”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、发展新疆地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装备支撑, 是我国能源装备技术的又一项全新突破。